关于校内停车、行车规划正式运行有关事项的公告

发布者:方义发布时间:2023-12-06浏览次数:3471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营造和谐、有序、安宁的教学科研环境,经研究决定,学校对校园行车、停车重新进行了规划,同时配套升级了校门车牌识别系统,并于9月17日至10月8日进行了试运行。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试运行中所遇到情况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校园交通秩序井然,各功能区动静相宜,校园一片安宁祥和。在此,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根据工作安排,10月9日校内停车、行车规划开始正式运行,为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现就师生员工十分关切的问题再次进行解答,同时,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有力的监督,并对我们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

一、校内停车场是如何规划的?
答:
学校在校园内设置6处停车场,分别为:
1号停车场,即第一行政楼南侧停车场,计划用作校车(来往各校区、附属医院的师生班车)专用停车场;
2号停车场,即实验教学综合楼地下停车场,主要停放学校教职员工车辆;
3号停车场,即公共基础学院停车场;
4号停车场,即卫管学院停车场;
5号停车场,即老图书馆北侧停车场。
6号停车场,即医教大楼地下停车场(规划中)。
其中,3、4、5、6号停车场将主要停放西家属区车辆、从西门进入的短时停留车辆以及附近区域办公教学的员工车辆。
二、校内机动车辆行驶路线是如何设计的?
答:
按照新的校园车辆行车要求,学校将设计以下几条线路:
       第一类是从北门进入的车辆,分别有三条行驶路线:一是校车从北门进入后左转至一号停车场;二是车辆从北门进入后右转下行进入2号地下停车场;三是右转后沿实验综合楼北侧道路前行至药研所前行后左转驶入动物中心东侧道路经公共基础学院到3、4、5号停车场或从西门驶出。
       第二类是从西门进入,有两条行驶路线:一是依次进入3、4、5、6号停车场;二是沿卫管学院西侧道路经由动物中心东侧右转经药研所沿路到综合楼北侧路驶向2号停车场,或从北门驶出。
三、新规划实施后,校园内不同功能区域是如何划分的?校园区域根据功能的不同是如何划分的?
答:
在校园原有功能区划基础上,通过对停车场和行车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并在校内设置交通限制措施,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车辆的行驶区域、停放区域和禁行区域。校园六处交通入口处设置交通限制桩构成禁行区域。这六处路口分别为:①新图书馆西侧主干道处;②3号教学楼与药研所交口处;③药学院前道路西150米处;④卫管教学楼东侧路口处;⑤老图书馆南路东侧入口处;⑥生命科学院北路西侧入口处。通过车辆行驶路线的设计和隔离桩的设置使我校校园北至第一教学楼,西至老图书馆,南至干休所,东至四号、五号高层公寓楼的区域形成一个封闭的禁行区域,保障了学校主要教学、科研区、学生宿舍、食堂以及休闲文化广场和运动场所无车辆通行,极大地降低了原有的交通隐患,保障校内安全。
四、是否设有教职工专用停车场?
答:
学校在考虑到在实施限行禁停政策以后,广大教职工将安全空间让渡给青年学子,在一定程度上给职工出行带来一些不便,为不影响教职工正常工作,学校在教学、办公场所附近设置了几处集中停车场,教职工或外来办公的人员停车后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教学办公地点。同时,也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外来车辆与我校教职工争夺停车资源,学校特别指定2号停车场专为我校教职工(含离退休)车辆专用。如此规定,也是为了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学校形象,推进“美丽校园”工程建设。
五、校园行车、停车规划与车辆门禁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会带来哪些新的问题?怎样解决?
答:
安徽医科大学设计校内行车路线实行人车分离,科学划分校园动、静区域是全省高校中第一家,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①行车路线的改变与停车车位的限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师生员工的出行习惯,初期会略感不能适应;②车禁系统可能会出现抬杆慢、不识别等技术问题,影响师生出行效率;③学校委托的保安公司服务质量与师生员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等。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车禁系统,改进管理模式,会同校聘安保公司,加强对收费员、协管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保安人员的服务水平,做到“尊重老师,爱护学生”。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交通管理工作,给予理解、支持、帮助和配合。如果对值勤人员的言行和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请直接向保卫处反映,尽量避免同保安人员发生正面冲突。对大家反映的问题,我处将积极解决和答复。
六、车辆具有通行资格,为什么系统无法自动识别?
答:除系统技术原因外,导致无法识别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因素:
      ◆车速过快;
      ◆夜间车辆大灯与补光灯干扰造成识别不上;
      ◆车辆牌号与系统登记不符;
      ◆车辆牌照自身污损、变形;
      ◆其他等。